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,我校于11-12月举行2024年“卓越杯”大学生辩论赛。活动由学生工作部和校团委主办,法律系承办,这是我校“一系一品”特色品牌校园文化活动。

12月3日下午,“卓越杯”大学生辩论赛决赛在实验剧场举行。校党委委员、副校长武月明,党委委员、宣传部部长蔡璐,学生工作部部长韩峰,校团委书记郝炯,图书馆副馆长张丽锋、各院系领导和辅导员老师出席,近600名学生观看比赛。

长治市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宣教科科长周明明,长治市潞州区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常晶晶,长治律师协会副会长、山西静庭律师事务所主任孙晓飞,长治学院历史与旅游管理系副教授、长治市应用心理研究所总督导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华,法律系副主任、言致融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裴宝莉等担任比赛评委。

唇枪舌战论英雄,真知灼见展风采。主持人介绍赛制和比赛规则之后,比赛正式拉开帷幕。六支队伍围绕三个辩题展开激烈辩论,各辩论队妙语连珠、意气风发,为观众呈现了精彩的思维盛宴,展现出青年大学生的风采和激情。


网络舆论审判,让我们离正义更近了/更远了
正方(马克思主义学院)VS反方(物理系)

应该/不应该将嫁妆彩礼文化视为文化糟粕
正方(法律系)VS反方(经济与管理系)

人生不易,我们更应接纳平凡/追求不凡
正方(音乐舞蹈系)VS反方(中文系)
比赛过程中,双方严密阐述核心观点,构建论证框架,通过引用数据、事实、案例、权威言论,为辩论提供有力支撑;在攻辩环节双方展开激烈的辩驳,问答之间碰撞出激烈的火花;自由辩论攻防有序、层层递进;总结陈词言简意赅、逻辑清晰,在唇枪舌剑的辩论中,观众掌声此起彼伏。
辩论结束之后,孙晓飞进行现场点评,肯定了辩论赛的组织形式和特色,对三个辩题的意义与内涵进行深入剖析,结合正反双方的不同立场,从多维度对每场各队的表现进行点评,针对如何提升辩论技巧和效果给出了有效的指导和建议。

根据评委评分结果,产生了各奖项。物理系代表队荣获一等奖;法律系、经济与管理系代表队获得二等奖;音乐舞蹈系、中文系、马克思主义学院代表队获得三等奖;计算机系、外语系、历史与旅游管理系、数学系、化学系、美术系、生命科学系、教育系获得优秀组织奖。




刘建伟、申莉莉等12位老师获得“优秀指导教师”;法律系唐慧如同学获得“最佳辩手”称号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智伟、物理系张金鑫、经济与管理系王诺楠、音乐舞蹈系黄丽彤、中文系陈小凤等五位同学获得“优秀辩手”称号。



最后,武月明做总结发言和致辞讲话。肯定了主办和承办部门的组织筹备工作,向获奖队伍和师生表示祝贺,希望广大同学从辩论中树牢家国情怀,从辩论中练就创新思维,从辩论中擦亮奋斗底色;以辩论赛为契机,进一步挖掘思辨潜能,不断增强综合素质,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;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,以赛促学,以学促用,为扎实推动学校应用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
自11月初启动以来,全校共15个院系的200多名选手登台辩论,3000多名师生参加观摩。辩论赛围绕一系列富有挑战性和时代感的辩题展开,涵盖了道德、法治、文化、社会、网络、青年发展和人生选择等领域。经过激烈角逐,14支队伍入围复赛,6支队伍进入决赛。

以辩为友,博采众长,辩论赛不仅是思维的碰撞,也是语言艺术的较量。同学们在活动中锻炼了思辨表达、团队协作、临场应变等能力,提高了综合能力素养。